端午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 民俗文化 - 万黄历

端午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万黄历 by:万黄历 分类:民俗文化 时间:2025/04/07 阅读:39 评论:0

端午节最早出现在西晋的《风土记》一书中,据推测最早来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于天象和龙图腾的崇拜,所以要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进行庆祝祭祀,后来与屈原、介子推、伍子胥等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成为了祭祀名人、祈福化灾的节日。

在上古时期,人们尚不了解自然的根本,所以对自然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崇拜和敬重,这就导致我们历史上出现很多对祭祀自然天地的节日,比如端午节、清明节等等。其中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主要来源就是上古时人们祭祀龙图腾,表达人们对天象规律的崇拜,后来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将端午节与历史名人屈原等人相联系,有些人也会在这一天祭祀屈原等人。

端午节的故事传说有哪些

1、屈原:在战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的屈原因主张合纵抗秦,被人挑拨算计,遭到楚王的贬谪和流放。没过几年,秦军就攻破了楚国的都城,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悲愤欲绝,写下《怀沙》这首绝笔楚辞后,毅然跳入了汨罗江。传说当地百姓划船寻找屈原的尸体无果,然后往江水里扔米团,以喂饱江河里的鱼,避免鱼类啃食屈原的尸体。

2、伍子胥:在春秋时期,军事家伍子胥家人被楚王所害,他投奔吴王,辅佐其伐楚并对楚王掘墓鞭尸。后来吴王之子夫差继位,受奸人挑拨将伍子胥赐死,并在农历五月初五将伍子胥的尸体扔进了江水里,于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3、曹娥: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做曹娥的孝顺女子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救父,却因意外溺毙于江水之中,过了五天后两具相叠的尸体从江上浮出来,正是曹娥背着她的父亲。古人是非常重视孝道的,虽然曹娥背父的传说未必是真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纪念曹娥。

本站(www.wanhuangli.com)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地址:https://www.wanhuangli.com/post/39161.html


TOP